优良品行锻造成功

发布时间:2014年05月04日 00:00 信息来源:威海市铁路局 阅读次数:
  最近读了胡雪丹写的《美德书》,感慨颇多,那些伟人、圣贤无不是品行高尚的人,无不是弘扬美德的典范,我真切地感觉到,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,首先要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。
 
  一个人只有当他拥有了优良的品德,才有正确做事的标准,才可能会成功。曾有一个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,问他这一生中受到的最重要的教育是在哪里,令众人惊讶的是他的回答竟然是幼儿园。他说,正是在幼儿园中学会了与他人分享,学会了帮助小伙伴们,学会了吃饭前要洗手……这些学会的东西听起来简单可笑,但细想起来,正是这些东西教会了他如何作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。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,他的智力定然不成问题,试想要是他不会分享,不会互助,不会担当,没有一个良好的品行,那他如何能团结和带领同事搞好科学研究呢,何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?
 
  反之,若一个人丧失了优良品德,即便再有才也注定会失败。秦桧就是个例子,他其实是很有才华的,书画自成一家,也凭才学获得宰相之位,但他之所以沦为千古罪人,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优良的品行,没有正义直言的担当,没有威武不屈的气节,没有忠心爱国的赤胆,而只是贪私利、求己安,做出了杀岳飞、降金人之举,最终难逃失败,背负了千古骂名。
 
  不断有人问,为什么当下的中国再难出一位如王国维、季羡林那样的大师,是我们的知识不如前人吗?答案自然是否定的。如今难得出现有大成者,我感觉根本原因在于,当下的人们忽视品德教育,孩子们从小就未接受充足的品德教育,不曾养成优秀的品德。从马加爵到复旦投毒案,再看看现在一些大学生的懒惰、攀比、自负的思想,如此品行,就算再有学识又怎能成为有大成的人?
 
  《弟子规》中说:“首孝悌,次谨信,泛爱众,而亲仁,有余力,则学文。”不错的,如果我们真的想成为好工人、好医生、好学者……一个成功的人,那么就必须塑造优良的品行,因为一个成功的人,必然是拾优良品行之阶而上的人。
 
(电务段  车蔓)